三力食品:我国双薯(马铃薯红薯)淀粉生产的引领者


只采用一条生产线上,既生产马铃薯淀粉又生产红薯淀粉,让工艺技术实现完美匹配,秦皇岛市三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力食品”)是我国薯类淀粉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

 

2023年,三力食品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扩建项目,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大型智能化双薯(马铃薯红薯)生产线。三力食品总经理杨杰说:“这条双薯线是山洪企业集团在其2018年生产的70吨马铃薯淀粉线基础上经过技术升级改造完成的。目前,该线在业内创造了三个第一:国内第一条双薯(马铃薯红薯)生产线在秦皇岛市三力食品公司改造升级成功;国内第一条110吨超大型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在三力食品落成;国内第一条产能最大的双薯线在三力食品成功运行。”

 

 

 

 

双薯线的设计制造者山洪企业集团表示,这条生产线不仅是国内也是目前全球单机生产能力最大的双薯淀粉生产线。该线的成功投产对我国马铃薯、红薯淀粉加工业乃至国际薯类淀粉加工产业都具有革命性意义。山洪企业集团技术负责人王登荣介绍,这条生产线的处理能力为110吨/小时马铃薯原料,60吨/小时红薯原料。1400mm离心筛,700mm旋流器,产能可达到日产马铃薯精淀粉360吨以上,红薯精淀粉240吨以上。该线采用单线工艺方案,运行可靠、稳定,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在这条线上更是彰显的淋漓尽致,所产淀粉品质可对标欧盟。

杨杰指出,这次改扩建项目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创新、提升和完善。

一是产能大幅提升,淀粉品质媲美欧盟标准,为下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做好了充足准备。杨杰表示,新建的这条双薯线年可生产优质马铃薯淀粉15000吨以上,红薯淀粉20000吨。现在,三力食品是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秦皇岛市食品协会副会长单位、秦皇岛市粉条(丝)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粉条国标GB/T 23587参与定制单位,拥有清真食品认证、HACCP体系认证和出口资质。

 

 

 

此外,近年来三力食品已逐步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的联合经营模式,公司直接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鲜薯,每年收购加工鲜薯25万吨以上,一方面有效解决了薯农卖难问题,有力促进了昌黎县及周边区域种植马铃薯红薯的积极性,使昌黎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5-6万亩提升到目前的10万亩以上;另一方面带动了薯农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中,不断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薯农增收致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是投巨资建成了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环保难题迎刃而解。众所周知,薯类淀粉生产中倘不能解决和利用薯渣和废水,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这次改扩建项目中,三力食品下狠心投巨资彻底解决了环保难题。

建成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系统一套,厌氧反应器32000m³,双膜储气柜4000m³,固废资源化利用设备93台(套)。年产沼气900万m³,沼液17.9万吨,固体有机肥7000吨;建成蛋白提取生产线一条,年产薯类蛋白3300多吨;建成薯渣纤维生产线一条,年产薯渣纤维10000多吨。整套体系对每一颗薯实现了“吃干榨尽”,达到了国际上所倡导的“全进全出”的生产标准。

 

 

 

杨杰表示,三力食品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系统是对水、渣进行综合处理,产生沼气,再利用沼气作为能源输送给淀粉生产加工端,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整个处理系统在自控设施的辅助下简洁高效运行,系统操作简单,场区没有异味,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有业内人士指出,三力食品薯类淀粉加工的汁水、薯渣综合利用技术,堪称是环保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完美融合的典范,这种固废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

三是借鉴欧盟经验,建成650吨淀粉仓一座。杨杰坦言,三力食品能成功设计建造这座淀粉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了欧盟成功的经验。看似平淡无奇的淀粉仓其实具有很多重要作用:让淀粉水分更加均匀,淀粉久存不会出现结块变质现象;能减少一半用工,缓解包装压力,全天生产,白天一班工人包装即可;还可以当库房用,能节省一定的仓储空间……。

 

时光不老,创新不止,对未来的发展,杨杰成竹在胸:首先,逐步建立自己的高淀粉含量原料种植基地,并不断优化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淀粉品质,同时利用发达且便利的海运将优质淀粉销往全世界;其次,在副产物上做文章,将沼气提纯到75%后发电,或进一步提纯到90%以上卖给加气站。与科研单位合作,将沼液做成叶面肥,实现附加值的翻倍;最后,在淀粉衍生品中继续发力,使粉条(粉丝)产品延伸到主食、预制菜、方便食品等多个领域,形成预包装产品、鲜食粉、干粉、实体店等四类多元化市场供给产品,让“昌黎粉条(粉丝)”成为地标产品和美食新名片。

(土豆记者 报道)

相关新闻


马铃薯淀粉定将走出低迷,未来可期

编者按:2024年,我国马铃薯淀粉实际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在统计上这个数据很铿锵,让业内也颇为振奋,但消费端的疲软,让超过刚需的十多万吨淀粉一直在冲击和拉低马铃薯淀粉的整体销售价格,而这个影响从去年秋天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陕西马铃铛:榆阳区首家大型马铃薯淀粉深加工企业预计9月试产

7月的陕北,草木丰茂,薯花摇曳,气象万千。 在榆林市榆阳区陕西马铃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铃铛公司”),笔者看到施工现场如火如荼,有工人正在高大的车间顶部安装盖板,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走进车间,工程技术人员有的在安放精密的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有的在排布电缆线、有的在安装淀粉干燥设备……工厂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内蒙古昌盛薯业助力“薯都”淀粉产业稳健发展

4月16日,由内蒙古昌盛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盛薯业”)投资的年产4万吨马铃薯精制淀粉、3000吨马铃薯蛋白、10万吨发酵型反刍饲料的大型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当郎忽洞黄羊城嘎查开工建设。


新疆四季淀粉有限公司8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试车成功

新疆四季淀粉有限公司8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试车成功


三力食品:我国双薯(马铃薯红薯)淀粉生产的引领者

只采用一条生产线上,既生产马铃薯淀粉又生产红薯淀粉,让工艺技术实现完美匹配,秦皇岛市三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力食品”)是我国薯类淀粉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


创新发展 共享未来:2024中国马铃薯淀粉高峰论坛在乌兰察布召开

7月19日,在这薯花盛开的季节,“2024年度中国马铃薯淀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中淀协马铃薯淀粉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在乌兰察布盛大召开。